荷兰足球名宿马凯,最近在中国带领拜仁世界队比赛时,被问到是否愿意担任中国国家队主教练。他笑着摆了摆手,干脆地说:“不!”一开始还以为他是在开玩笑,但他接下来的话却透出一股认真劲,这让当时的记者都懵了——到底是为什么?
事情是这样的,马凯最近在接受五星体育采访时,记者突然问了个敏感问题:“您有兴趣尝试担任中国国家队主教练吗?”一般来说,这样的提问,大部分人要么回避,要么客套几句,做个模糊回答。但马凯直截了当,笑着说:“不,我没有教练资格证,哈哈。”听起来似乎只是玩笑话,但接下来的话却透露了他的真实想法。
别看现在的马凯总是笑呵呵的,实际上,他退役后已经有十多年教练经验了。早在2010年,他刚挂靴不久,就立马投入到教练工作中,开始恶补相关的理论知识,拿到了UEFA的助理教练资格证。接下来,他在青少年队伍里待了五年,专注于教孩子们基本功和战术意识,帮助这些年轻球员打好基础。有网友翻出了他当时的照片:“穿着运动服蹲在草地上,耐心地给孩子们讲解射门动作,哪还有荷兰神锋的架子?”
展开剩余80%真正让马凯在教练界站稳脚跟的,是他和范布隆克霍斯特的合作。那时,范布隆克霍斯特让他当了助理教练,两人配合得非常默契,在带队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功。马凯也坦言:“那段经历太成功了!”但他内心早有清晰认识:“我发现,自己更适合当助理教练。”后来范布隆克霍斯特来中国执教广州富力,按理说马凯可以跟着来中超,但他选择了留在原岗位。他说:“在哪儿当助理教练不重要,重要的是能真正帮到球队。”
现在,马凯在拜仁二队和U19队忙碌,每天的工作就是帮助主教练落实训练计划,尤其是在前锋的技术细节方面。他最擅长的就是拉着年轻前锋进行一对一指导:“你这个射门脚腕得再紧一点,当年我在拜仁打欧冠时……”这种细致的教导,比站在指挥席上大声喊指令更有效。拜仁青训的小球员们都说:“马凯教练经常把自己的进球录像放慢,详细讲解每个动作,连脚趾怎么发力都不放过,真是细致入微!”
那为什么马凯始终不愿当主教练呢?他自己解释得非常清楚:“当主教练和当助理教练完全是两回事。”作为主教练,除了要管理球队的训练和战术,还得应付媒体、处理外部事务,甚至连队员们的吃喝拉撒都得操心。可是作为助理教练,他只需要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部分,把细节做好就行。就像他现在的工作,分析对手的防守,给前锋制定射门训练,这才是他喜欢的领域。有球迷调侃道:“这就像大厨和帮厨的区别,马凯更喜欢当帮厨,喜欢切菜备料,而不想当那个掌勺的大厨。”
至于国足主帅的事情,马凯的态度其实很有深意。他并没有直接批评国足的水平,或者吐槽中国足球的环境,只是诚实地说:“更适合其他人。”听起来很客气,实际上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——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胜任国足主帅这个位置。回顾这些年来,国足更换了许多主教练,从里皮到李铁,从卡马乔到佩兰,很多名帅都没有成功带领球队走得更远,甚至连世界杯冠军教头都未能实现目标。有网友总结得很到位:“马凯已经看透了,国足主帅的职位就是个烫手山芋,谁接谁倒霉。”
不过,也有人觉得马凯太保守了。“当年他在球场上多么霸气,现在怎么这么佛系?”但其实并非如此,马凯只是清楚自己的定位,正如他所说:“把自己当前锋的经验传给年轻人,比当那个背负压力的主教练强多了。”这种“不贪功、不越位”的心态,在浮躁的足球圈里,反倒显得格外可贵。许多球迷也感慨:“如今有多少人削尖了脑袋想当主教练,哪怕能力不够也要硬撑,像马凯这样认清自己定位的人,才是真正聪明。”
事实上,马凯的这番话,也给中国足球提了个醒:找主教练不一定非得盯着那些知名大牌。有时候,一个有经验的助理教练团队,可能比一个只会吹牛的主教练更管用。比如拜仁的教练团队,各自分工明确,有专攻体能的,也有专注战术的,主教练反而可以集中精力抓大局。而国足这些年来换帅如换衣服,助理教练团队却始终没能成气候,难怪战术总是显得杂乱无章。
如今,关于马凯是否应该加入国足的讨论又开始了。有人认为他明智,国足这摊子烂泥谁去谁倒霉;也有人觉得很可惜:“如果能让他当国足的助理教练,或许能帮助武磊这些前锋进步。”当然,还有一些人开玩笑说:“要不先给马凯送个锦旗,感谢他说出了大实话!”
总的来说,马凯的拒绝并不是看不起国足,而是他对自己职业生涯的清晰认知。足球世界里,不是每个人都需要站在聚光灯下做主角,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,同样值得尊重。正如他所说:“中国国家队的主教练更适合其他人。”至于谁是“其他人”,可能还需要时间去寻找。但马凯的经历却证明了:有时候,能说出“我不行”比硬撑着“我能行”更需要勇气。
这一次,马凯带着拜仁世界队在中国比赛,说不定他还会和中国球员私下聊上几句。无论他是否会成为中国国家队的教练,这种踏实肯干的态度,比任何豪言壮语都来得实用。毕竟,中国足球真正缺的不是救世主,而是那些能够专注细节的人,你觉得呢?
发布于:江西省垒富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